環境關懷系列
建構校園綠廊道:林園療癒在校園

校園不僅是知識的殿堂,更是培養身心健康的重要空間。透過林園療癒活動,利用校園花草、樹木和水景等自然資源,打造綠廊道,幫助師生釋放壓力、提升專注力,並在學業與工作中找到平衡。這些綠廊道不僅成為師生放鬆、冥想與反思的場所,更能促進情感連結,激發創造力。

 

信義學堂與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共同規劃系列講座,將以校園的成功案例,分享林園療癒如何提升師生的幸福感與歸屬感,為學習與生活創造更健康和諧的環境。

協辦單位: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
林園療癒強調「森林在遠方,綠地在身旁」,呼籲大家重視身邊自然的療癒力量,讓綠意進入生活,釋放壓力。與一般公園相比,校園擁有清幽的環境與完善設施,無論四季變換,都能提供安全舒適的療癒體驗。 我們嘗試結合生涯發展與自然療癒活動,帶領大學生與教職員走入校園綠地,探索心靈的角落,感受自然的美好與力量。如何將校園轉化為療癒場域?我們誠邀有興趣的朋友一起參與討論,提供借鏡及參考。
全文介紹
探尋自我的生命之樹──生涯發展與自然療癒實踐
開課日期
- 開課日期 -
2025/06/06 (五) 19:30 ~ 21:00
我要報名
「綠幸福」正席捲建中校園! 從一件會長大的美術作品「清水模與多肉植栽」,點燃高中生態、藝術與療癒的跨域課程。 實施多年的「綠幸福學堂」選修課及「翻轉空間造化美」美術課,帶領學生斷開無感、打開五感來浸入綠藝空間,在繁忙課業中找到舒壓與心靈平靜的時刻。近期更導入「林園療癒」,由學生跨班策畫導覽校園綠活秘境,已連續五年辦理「建中轉角創生藝術節」。 生長於水泥叢林的老師們如何一步一腳印組織社群、設計課程、建構綠藝療基地? 與您分享這段共好經驗與箇中甘苦。
全文介紹
綠野「建」蹤:構築校園綠幸福廊道
開課日期
- 開課日期 -
2025/06/17 (二) 19:30 ~ 21:00
我要報名
年輕人也需要療癒嗎?在資訊爆炸和社群媒體時代中,年輕人所承受的內在壓力其實比你我想像還大許多。從一位喜歡和年輕人廝混的大學教授眼中,如何透過校園中的一草一木,以林園療癒為年輕人創造內在安定的體驗,幫助他們在混亂時代中練習身心安頓的力量。
全文介紹
尋覓我的樹朋友—從校園綠廊道為年輕人種心苗
開課日期
- 開課日期 -
2025/06/20 (五) 19:30 ~ 21:00
我要報名
從荒蕪的陸軍坪林營區到全國綠色大學的典範,國立勤益科技大學用自然書寫了一段療癒的轉型之路。 在企管系鄧美貞主任的推動下,勤益科大打造了一條校園綠廊,結合園藝輔助治療、林園療癒與綠色冀泉合作,讓每一株草木都成為療癒的力量。這片自然空間不僅舒緩師生的壓力,更融入課程,激發學生的專注力、創造力與幸福感。講座將分享勤益科大如何讓自然成為校園的一部分,用綠色行動改變生活與學習,也帶來教育永續的新可能。
全文介紹
綠廊心生:從軍營到療癒校園的轉化之路
開課日期
- 開課日期 -
2025/06/24 (二) 19:30 ~ 21:00
我要報名
「療癒文學:從個人到生態的和解」專題講座

在動盪不安的時代,我們該如何修補內在裂痕,重新與世界對話?療癒文學提供一種可能。

從《長日將盡》中那場緩慢卻深刻的英國式告別,到生態書寫中關於共生、照護的溫柔想像,文字引領我們走過歷史與情感的幽谷。環境文學不只是記錄,更是對現實的回應與反思,即使是關於臺灣遠洋漁業的紀實,也蘊含著對自我認同與土地的深情凝視。這是一趟從創傷出發,走向理解與平衡的旅程。

本季環境關懷系列講座,我們將一同在閱讀中,學會釋懷,也學會重新感受彼此與這個世界的聯繫。

主辦單位:信義學堂|協辦單位:財團法人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
臺灣是遠洋漁業大國,而冷鏈物流則是連結全球生魚片市場的關鍵挑戰。本次演講將由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洪伯邑老師帶領,探索臺灣如何透過漁港建設、漁船運營與冷鏈基礎設施,逐步拓展至世界各大洋。在這個過程中,生魚片不僅是食品,更映照出台灣在海洋地緣政治的角力中,如何憑藉遠洋漁業站上國際舞台,並在全球漁業體系中尋找自身定位與發聲空間。
全文介紹
我們如何看待世界的每個角落?我們為何提筆書寫? 從劉克襄、廖鴻基、吳明益、夏曼.藍波安,到黃瀚嶢、徐振輔、郭彥仁、林敬峰、雪羊,以及更多致力於環境書寫的創作者,他們的文字將留給這個時代怎樣的環境書信?在陰影與陽光交錯之處,書寫不僅是觀察與記錄,更是對世界的回應與對話。
全文介紹
生態與演化的概念,在科學理性的敘事中,往往導向強調物競天擇的陽剛語境,但從文學藝術創作,到當代的生態人文學思潮,卻常可發現照護、療癒與新關係建立的多元可能。本演講將以近年出版的幾本生態書寫作品為例,討論生態書寫在殖民歷史、性別差異與多物種互動等不同層面的「療癒」可能。
全文介紹
久別重逢──生態敍事中的關係重整
開課日期
2025/09/12 (五) 19:30 ~ 21:00
我要報名
《長日將盡》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石黑一雄的著名小說。 該書以一位管家的回憶為主軸,道出二次戰後大英帝國沒落的樣態。它透過細膩的心理描寫與緩慢的自我察覺過程,帶領讀者進入一場無聲的療癒旅程。它不強調重生,而是鼓勵我們學習與遺憾共存,並在時間的長河中,找到屬於自己的平靜與釋懷。 在這次的演講中,將試著從科學史與博物學史的角度來讀這本著作。
全文介紹
《長日將盡》裡的科學史與博物學
開課日期
2025/09/16 (二) 19:30 ~ 21:00
我要報名